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游泳的鱼9006的博客

教书如做人,宁静而致远!

 
 
 

日志

 
 

NO.3 如何体会情绪的力量  

2013-06-03 23:31:13|  分类: 读书笔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艺海拾贝】:
1、在父母和孩子早期的生活中,情绪既是他们关系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也是重要的内容。
2、一次有意义的情感交流可以给孩子带来益处,而父母应该分享孩子的喜悦和发现。也就是在采取行动之前,要表现和孩子一致的内在情绪,或是说共鸣。
3、与人交往是必要的,要接受这一事实,常常需要我们痛苦地承认我们的脆弱和敏感。而正是对情绪的正确处理才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意义。
4、要感到“被理解”,需要我们与他人的初级情绪处于一种调和状态。如果两个人的初级情绪产生联结,就会产生一致的心理状态,双方就会感觉交流融洽。
5、我们通过把自己置于他人的立场来体会他人的感受——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或思维反应获知他人的心理。我们检视自己的心理状态,以此来了解他人的内心。这是同理心产生的基础。
6、获得融洽之感的关键是情感交流时的感同身受。通过分享思维间的能量流动,也就是我们的初级情绪,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心就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
7、也只有把当事人的感受和行为或巩固成就联系起来,,这种评价才能算得上是心里调和且相互联系的反应。为了使自我认识全面且前后一致,孩子需要接受别人给予的适当评价,这种评价要与他们的内在心理感受和外在经历相一致。如果我们以一种调和的心理状态融入与孩子的交流,就等于在帮助孩子建构一个协调而连贯的人生故事。
8、心理上的调和交流有利于自主意识和自我调节机能形成。情感交流能使人进入一种融洽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协调性的情绪作用过程,可以使父母和孩子充满活力和幸福感。融洽的心理感受有助于孩子形成更强的自我感,增强他们的自我理解能力。
9、在亲子关系中,这种融洽的交流方式应该呈现出周期性的连续和暂停。就相对与孩子的融洽交流需要保持敏感一样,父母对孩子的独处需求保持敏感也很重要。能够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这种“联结——独处——再联结”的自然变化要求。我们生来并非要一直与他人保持心灵上的一致。和谐的人际交流应该尊重这种规律变化的需求。
10、情绪联结需要我们特别注意自己的心理状态,也需要我们敞开胸怀,积极地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心理状态。这要求我们不仅要从自身角度,更要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如果我们意识不到自身的情绪,或者被一些早年的心理遗留问题所麻痹,我们就会产生一些不恰当的情绪反应,而这些反应很难得到解决。
11、如果我们内在的不良情绪妨碍了我们与孩子进行交流,孩子对我们这种烦躁的情绪就会唤起他们的情绪防御状态(心理隔阂)。这种情形一旦发生,我们和孩子就不再有和谐的关系,每个人都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并因此感到孤独和疏离。
12、没有彼此情绪的理解,就很难在心理上感受联结。情绪上的联结能为融洽协调的交流打开一扇门,这样对话才能发生。我们才能相互联结在一起。所有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都是建立在和谐、融洽的交流之上的,这种交流才是每个人“思维的乐章”,也是对个人自尊和人格的尊重。

【教养笔记】:
1、情绪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内心感受,还会影响我们的亲子关系。培养关系需要分享和渲染积极情绪,抚慰和减少负面情绪。与孩子相处时,要拿出包容的态度,迎合孩子的情绪。
2、这样做不仅会拉近母亲和孩子之间的距离,由于孩子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对妈妈来说是有用的,他就会有很强的自我感。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表现出共鸣,孩子就会自我感觉“良好”。情绪交流给孩子带来益处,并且影响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理解。
3、当孩子感受到积极情绪时,比如因赢得球赛或获取优异成绩而高兴时,父母应该及时与孩子分享这种情绪,并积极地和孩子思考并渲染这种情绪。同样,如果孩子有了负面情绪或情绪低落,比如失望或悲伤,父母就要努力设身处地地体会孩子的感受,并用温暖的话语安慰孩子。
4、为了全面地认识自己,孩子需要接受适当的评价,这种评价要与他们的内在心理感受和外在经历相一致。父母要以调和的心理状态融入与孩子的交流,帮助孩子构建协调连贯的人生。
5、我们在早年生活中形成的防御适应性,也会阻碍我们理解和感受孩子的内心。如果没有对自我认知进行反思,父母这种防御性的反应模式会造成孩子对现实和人际关系的认知扭曲。
6、我们或许会很注意孩子的行为,但我们的疏离感仍会阻碍我们去和孩子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身的情绪问题对孩子产生的反应,有进一步妨碍了我们对孩子或情绪的理解。
【理论知识】:
1、情绪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处理过程,他可以把不同实体协调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机能。情绪作为一种重要的协调作用过程,是大脑众多功能的一个方面。大脑集合了数以亿计以复杂方式发送信号的神经细胞,它需要一个协调过程使自己保持平衡。情绪就是大脑进行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协调性对于我们自身的幸福感以及我们与孩子或他人的关系非常重要。我们如何体会和交流情绪,对我们感受生命的活力和意义至关重要。
2、初级情绪在非语言表达层面可以直接观察到。面部表情、眼神交流、声调、肢体动作、态度以及回应时的时机和语气,都体现了这种唤醒和激活的剧烈程度,也体现了大脑中的能量流动情况,这就是感觉机制的本质所在。初级情绪也叫“思维的乐章”。
3、与初级情绪产生联结,是我们感受彼此情绪的方式。如果初级情绪进一步转化为归类情绪,我们就更能意识到情绪。遗憾的是,我们通常只是把“情绪化”当做归类情绪的表达,这使我们在与他人的初级情绪产生联结时,对这种诚挚且重要的交流过程浑然不觉。
4、初级情绪:思维中能量的剧烈运动。初始定位:“现在请注意”;评价和唤醒:“好,还是不好?”归类情绪:存在于各种文化中的特有表现模式。不同的基本情绪:悲伤、恐惧、喜悦、惊奇、厌恶或害羞。
5、镜像神经元:镜像神经元是一项新发现,它是人类身上把知觉和行为联系起来的一种特殊神经元。这种神经系统是大脑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心理反应的基本因素。
6、情绪种类:意识:对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及他人的非语言信息保持敏感。调和:让自己的心理状态和他人保持一致。同理心:敞开心扉去感受他人的内心和想法。表达:积极地和他人交流你的内在心理感受,把它们表达出来。融入:在平等的氛围中积极分享,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信息。解释:帮助他人分析其生活经历。人格:尊重每个人的尊严和人格独立性。
  评论这张
 
阅读(13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